踏歌前行 千万里天高海阔 | 我的国龙生活(第五期)
我的国龙生活 | 我的高中课外之旅
高2201班 唐天怡(毕业于荔浦市荔浦中学)
回想高一入学,至今都感觉有些不可思议:我就这么离开了我所熟悉的县城,我的高中生活,就这么在铁山安顿了下来。而我也跌跌撞撞地走着,适应着新的环境,也渐渐爱上了这里的花与木,人与事......
进入高中后的第一个挑战是自我介绍。那是军训的一天晚上,一开始紧绷的我,听着一个个的自我介绍,或大方、或幽默、或谦和,渐渐也少了紧张,不由地赞叹与佩服。上台时,即使没有人认识我,下面也有一道道善意的目光,往心中灌入阵阵温暖与力量。
开学后,我渐渐感受到了这里学习环境的不同。
同学们都有一技之长,校田径队员、竞赛生、排球校队队员、主持人大赛冠军,仿佛大家都诠释了什么叫做“个性化发展”。但,他们也好“卷”,排队时分秒必争地背书,下午放学后专心致志地自习,下晚自习时一群人激烈地争论,都让我深深地被这浓厚的学习氛围熏陶。尽管如此,大家仍是一群朝气蓬勃的少年人,几句聊笑,一下打闹,就能一下子化解学习的压力与疲惫。
尽管初中时就有所耳闻高中对学生的“放养式管理”,到了国龙却才真正领悟这话的含义。国龙自主选择的课程很多,有日语课、数理化培优、竞赛课程等等,都设置在正课的时间之外,大家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参加。这也导致,有时晚自习来班上“参观”,可能在教室见不到半数的同学。
最喜欢的是国龙丰富有趣的课外活动。学期伊始便是阳光体育节与模拟联合国大会,班上同学更是大展身手。我们自导自演了开幕式上的舞蹈,在没有华丽演出服的情况下取得了不错的评分。其中班上导演的一句话让我记忆犹新:“别人班有C位有陪衬,但我们班都是一起跳,因为我们是一个集体,每一个人都要参与进来。”阳光体育节中运动健儿们大展身手,热心群众纷纷为大会服务,写稿的同学笔耕不辍,无不展示着我们这个新班级强大的集体凝聚力。学期中期,英语dubbing中,我们带着准备了一周的英语配音作品参赛,在原声电影的熏陶下锻炼了口语,在次次排练的合作中增强了默契。其他班级的作品,中场的歌舞表演,也颇有几分趣味。
我很庆幸我遇到了这群人,这群真诚开朗的同学,这群亲切随和的老师,我们共同进步,携手成长;我还庆幸我获得这么多锻炼自己的机会,长了见识,强了能力;我最庆幸我来到了国龙外国语学校,并将在此横渡三年漫漫大江,拨开彼岸迷雾,以见耀眼炽阳。
我的国龙生活 | 我的高中精彩之旅
高2210班 单逸(毕业于桂林市宝贤中学)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在历经了严厉的中考选拔后,我终于来到了我梦寐以求的学府——桂林市国龙外国语学校。军训时初到校园,我就被这里的环境深深地吸引住了,偌大的占地面积和错落有致的建筑物,一条条笔直的道路镶嵌其中,还有各种大大小小的运动场地,真的让我惊叹不已。这时正值炎夏酷暑,但一路上因为有绿荫的遮挡,却丝毫感觉不到炎热,夏日的空气中飘来一丝丝花香,不禁让我对在国龙的三年高中生活憧憬与向往。
八天的军训生活很快就在认识朋友和艰苦训练中痛并快乐地度过了,虽然训练很累很辛苦,但是在训练之余,食堂阿姨和宿管阿姨对我们的照顾和班主任无微不至的关心让我感受到了无限温暖。这次军训也让我对校园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而其中印象深刻的是学校对学生们的体贴照顾。
早就听说过国龙外校的食堂饭菜品种繁多,而且美味可口。当我真正进入学校以后,发现果然名不虚传。平常我最喜欢去的是食堂一楼,在那里,我和好朋友点上一盘白切鸡加上一个芋头肉饼,冲着阿姨说“阿姨那个汁给我多舀一点”,当香喷喷的菜端到我们面前的时候别提有多开心了;胃口好的时候,我会点上好几个我喜欢的菜,土豆焖五花肉,青炒冬瓜,红烧茄子; 没什么胃口了,就去吃一碗开胃的酸辣粉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有时特别想吃肉了,就要一份加牛肉的煮粉,厚厚的肉片覆盖在顺滑的米粉上面,让人看着就胃口大开;要是赶时间的话,我就会去一楼面点窗口买一份可口酥脆的牛肉饼,或一碗香甜的汤圆,又或者一个煎得两面金黄的韭菜盒子。偶尔我也会独自一个人循着香味去吃一份滋滋作响的铁板烧……不过最令我难忘的要属学校的火锅了。在寒冷的冬天,我先与朋友们商量好怎么最快吃到火锅的计划,一下课大家便争先恐后地冲进食堂,有的去排队,有的去占位置,有的准备好碗筷,当我们高高兴兴的等到了热腾腾的火锅端上来的时候,大家都围在桌子边,一边吃一边聊天,那场面别提有多热闹。
从小,父母就希望我全面发展,所以在我小的时候便培养了许许多多兴趣爱好,舞蹈、唱歌、朗诵等等。进入学校之前,我曾担心过在学习任务紧张的情况下,学校可能会极少的安排课外活动。然而,当社团招新那天来临时,我心中的顾虑一扫而空,在教学楼门口的小广场上摆满了各个社团的桌子和横幅,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要数英语协会和舞蹈协会的才艺表演了。我看见学长学姐们在大家面前自信地展示自己的流利的口语和舞蹈才艺,令我十分激动,最后,我果断报了舞蹈社团和英语社团。
在运动会上,我作为英协广播部的预备成员参加了英文稿件播报的工作。在大家的鼓励下,我第一次坐在麦克风前情绪激昂的朗读着一篇篇鼓舞人心的广播稿,似乎自己也在用尽全力为运动员们加油。运动会后,我因为表现优异被选为广播部正式成员,每个礼拜我都要去广播站做一次英语播报。那次播报经历仍让我记忆犹新,在一个周五的早上,怀着一颗紧张的心,我踏入了广播站。看着学姐熟练地操作着控制面板给我讲解,我一边记下要点,一边暗中默念“千万不可以出错”。等学姐从座位上站起来的时候,我便从包里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广播稿,在克服了紧张后,我对着话筒开始了自我介绍。随着“滋啦”一声电流声,我的声音通过广播传到了学校上空“Hello,I’m Alabama from Class2210.”播报完后,回到教室,身边的老师和同学都在夸奖我的表现,心中涌上一种浓浓的自豪感。也是从那以后我开始主动去努力训练自己的英语发音,想让自己的语腔和语调变得更好一点,也对英语这门学科越来越感兴趣。
一个学期紧张而愉快的学校生活很快结束了,无论在课堂上还是在课外都让我受益匪浅。课堂上老师们的精彩授课让我获得了丰富的知识,丰富多彩的课外生活让我培养了自信心,也交到了许许多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同时,我深深的感受到了学校的温暖的关怀。
孙中山先生曾经说过:“学校者,文明进化之泉源也。”我相信在国龙这所学校努力学习,未来的三年我一定会以优异的成绩来报答学校和老师对我的培养。
我的国龙生活 | 我的高中数学之旅
高2212班 李依诺(毕业于本校初中部)
初见高中数学,是在今年的暑假。
它身着浅蓝色外衣,打着必修的“旗号”静静地躺在我的书桌上,等待着我去翻阅。不起眼的外表,却散发出一种神圣的光芒,吸引着我的注意。我清楚的明白,在桌上的,只是属于它的一小部分而已。等假期快结束再看吧,我在心中告诉自己。但每次经过它,我总是不由地瞄几眼,它惊人的魅力总能让我失神片刻。我最终还是按耐不住自己的好奇心,仔细地,小心地,用手轻轻翻开封面,妄想一目十行,扒开最后的包装,窥探到高中数学新的知识,新的领域。
约莫过了一个小时,我放下了书。字是都看得懂,知识几乎不懂。不过不要紧,新知识是要学的嘛,不可能看看就会。但也就这样看着看着,过完了一个暑假。
又见高中数学,是在学校的教室里。
老师在讲台上激情飞扬地讲着新课,从抄题到解题一气呵成。我一改初中在数学课上昏昏欲睡的状态,在下面奋笔疾书地写着笔记,丝毫不敢懈怠,恐怕这短短的走神都会成为我在学习高中数学上的一道鸿沟。笔记本翻了一页有一页,握着笔的右手,掌心神不知鬼不觉地浸出了细汗。下课铃响,收笔。看着密密麻麻颜色分明内容详细的笔记时的自豪,以及基本听懂差不多的喜悦,交织着在心中蔓延,如同希望的浪潮迎面扑来,同时携来几只吵闹的喜鹊,在耳边絮絮叨叨:“你高中数学一定会很厉害!”
想是这么想的,得意忘形地我掏出作业本,一眼题目。“这上课好像是讲过差不多的题吧。”便三下五除二写完了数学作业。
及时对答案是个好习惯。上一秒还在遨游太虚,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下一秒就被五题错三题的现实打回原形。
这题原来不是这么解的吗?我一手拿答案,另一手拿着红笔连叉几题,宛若大义灭亲现场,差一点就株连九族了。
本以为之后会好些,哪料到这才是战斗打响的第一枪。数学作业像是见了前世的仇人,连本带息地报复回来,错题还是好事,有时都不知道该如何下手,看了解析似懂非懂。
我和高中数学的梁子怕是在此结下了。不对啊,上课的题我基本都懂,但一写作业却?
“要是高中数学听懂就会写的话,大家都去搞竞赛了。”在一次询问后,数学老师如是说。
再见高中数学,是在第一次月考考场上。
题目有易有难。被高中数学折磨了一个月的我此刻也不得不放下与它的爱恨情仇,只剩下沙哑的写字声与刺耳的翻纸声。看着答题卡上划着东一块西一块的字迹,我有些慌乱。
等到了公布答案,才是真正的挑战心态的时候。教室里,对答案时悄无声息,对完答案后却是鬼哭狼嚎,放眼望去,生灵涂炭。手中答题卡上的红色印记从来没像现在这么显眼,我陷入了沉思。高中数学,究竟是什么玄学。明明相似的题,平时听懂了,写会了,但考场上一变个样子,盛装打扮一下,就立刻翻脸不认人。甚至大大小小的问题都显露了出来,涂错卡,答题格式不规范什么的,都过来混了个脸熟。
成绩下来,还好,擦着平均分过。我开始有了疑惑,这高中数学究竟怎么学。
不太能记得数学老师的原话了,但大概意思应该差不多。不提倡题海战术,但在脱离题海前首先要陷入题海。
毕竟我和高中数学的相爱相杀,才刚刚开始。
【问卷调查】
对于即将迎来新学段的同学们,做好自我评估与目标制定工作是很有必要的。希望通过此份调查问卷的填写,你能展开对自己未来的学习与生活更进一步的深度思考和规划。
请扫码参与调查问卷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