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校园新闻>图文新闻>详细内容

“以小见大”读《赤壁》,旁征博引提思维 ——杨世秋老师执教全校示范课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语文组 发布时间:2017/12/12 点击数: 【字体:

为全面提升我校教师的教学水平,发挥优秀教师的引领作用,2017年12月5日下午,语文组杨世秋老师执教示范课《赤壁》,为全校老师呈现了一次课堂盛宴。

杨老师“以小见大”,透过四句二十八个字的《赤壁》,将咏史怀古这一题材的诗读得透彻,把课堂的艺术发挥得淋漓尽致。创设情境引入课堂。课堂一开始,杨老师引导学生将杜牧的诗歌放在整个唐朝诗歌历史发展阶段下进行整体把握,并让学生回忆读过的杜牧《江南春》《山行》《清明》等写景题材的诗歌,以一首学生熟知的《过华清宫》导入杜牧咏史怀古诗的学习。

“为什么要‘锁二乔’?”“为什么此诗跟我们以前所学的诗不一样,没有直接抒情的句子?”……学生思维的火花、对文本的质疑解读扑面而来。为解决学生的疑问,杨老师充分利用学生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其互动探究, 一步步旁征博引,通过“铜雀春生锁二乔”与“国破人亡在此朝”的对比,引导学生理解“锁二乔”其实代表了国家的命运,是一种通过个人命运折射国家命运,以小见大的写法。

抓住“东风”这一关键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杜牧将周瑜赤壁之战胜利的原因归结为“东风”是否符合史实。适时引导学生回顾三国时期火烧赤壁的历史,并提供同一题材的学生熟知的苏东坡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忽然开朗,明白“东风”指机遇,“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生锁二乔”其实是反说历史的写法。整个环节不矫揉造作,浑然天成,一气呵成,足见杨世秋老师功力之深厚。

为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杨老师提供同一诗人同一题材的《题乌江亭》,让学生进行比较阅读,读出杜牧咏史怀古诗写作手法上的特点,并通过《唐才子传》和刘熙载对杜牧的评价,更深入的读懂杜牧的咏史怀古诗,实为整节课的点睛之笔。杨老师不拘泥于课本的一首诗,而是高屋建瓴,以一首短小的 28字的《赤壁》为载体,解读出“大”角度的咏史怀古诗,整节课可谓“以小见大” 。

纵观整节课,杨老师紧紧围绕提升学生思维能力这一目标,精细备课,准备丰富材料,既有学生已获得的知识,又有阅读起来有一定难度的材料,充分利用学生最近发展区的规律,课堂生成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课程的学习,获取了知识,提升了思维。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