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学校概况>校园荣誉>教师荣誉>详细内容

师徒同台展文言课堂 同课异构现导引风采

来源:高中语文组 发布时间:2022/03/18 点击数: 【字体:

骨干教师是学校的主力,年轻教师是学校的希望;发挥骨干教师的传帮带作用,提高年轻教师的业务水平和专业能力,一直以来是我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工作重心之一。本周我校高中语文组率先开展师徒结对“同课异构”活动,张华峰和何婷,申银群和刘淳、韦杜燕两对师徒分别执教《鸿门宴》和《烛之武退秦师》。

师徒同备一节课,都在忠实文本、文言并重的基础上,加入了对传统文化元素的挖掘,融入人文思想,体现批判性思维;同时又根据对教材的不同理解,选择不同策略,采用不同资源,进行独具个性的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展示。此次同课异构活动是思想的交流,是思维的碰撞,大大拓展了高中语文课堂的宽度、维度与深度,是高效创新课堂的有效探索。

何婷老师作为本次师徒同课异构展示课第一位登场的老师,通过一堂《鸿门宴》人物形象分析课,将新课改要求的思辨精神融合得十分到位。思维导图伴着范增、张良漫画形象的精美课件,在“最强楚汉战队如何构建”的主问题引导下,学生自主快速阅读全文,展开精彩的观点交锋。古文教学在这节课中摆脱了千篇一律的字词梳理,大开大合、潜移默化之间,学生完成了思维的提升、方法的习得,为文言文的有效教学提供了一个新思路。

aa3c47f4ea804277b2334b842d513ce1.jpg

第二节课是张华峰老师的课,课题为《鸿门宴之谋臣》,张老师的课堂打破常规、另辟蹊径,重点分析了张良和范增的“谋臣”形象。整堂课注重文本阅读,通过品赏细节、关键词句的方法,概括分析不同背景之下、不同场景中人物的“谋略”性格特征,尤其是对“谋圣张良”的体悟分析,深入透彻,引人深思。重视情境的再现与挖掘,文史不分家,链接史料阅读,让课堂中人物形象特征呼之欲出,充分激发学生课堂发言的欲望。在张老师幽默睿智的课堂语言、扎实的文化功底的引领下,课堂变得趣味盎然,文化味十足。张老师的课堂注重情境挖掘,注重分析文本,注重容量拓展,课堂散发出浓浓的语文味和文化味。

998da43877794822958dc6f32c05bcde.jpg

刘淳老师带来了一节精彩的《烛之武退秦师》人物鉴赏课,刘老师充分结合高一学情,教学设计由浅入深,难易结合,让不同能力的学生各有收获,实现了真正的因材施教。课堂最精彩的部分当数人物形象探讨环节,同学们踊跃发言,各抒己见:诚恳的郑文公巧妙地说动了烛之武,爱国的烛之武机智地劝退了秦君,警觉的晋文公最终斟酌再三而退兵……四十分钟,一课一得,刘淳老师从小处落教,小中见大,在趣味教学中夯实了字词,提升了思维,匠心独运。

f6d54bba5e24427a8d06fc5493f23aa3.jpg

韦杜燕老师执教的《烛之武退秦师》一课,在教学设计方面抓住了“烛之武退秦师”这一事件的核心——“利”这一关键点,教学目标明确,问题设计环环相扣。“春秋无义战”,春秋时期,礼崩乐坏,诸侯争霸,在进行《烛之武退秦师》教学时,韦杜燕老师带领学生探寻文本中隐藏的“利”字,进而挖掘“利”字背后的纵横关系,最终观照当下,进一步启发学生的深层次思考。课上,韦杜燕老师多用“因声求气”这一方法让学生多次诵读课文,以声传情,在角色朗读中理解文本,传达自己的感悟,教法灵活,课堂氛围热烈,是一节极具创新思维的讲读课。

b194fc94114e43f0b0e9ebbacc44a766.jpg

此次活动的最后一节课由申银群老师执教,申老师的课堂高屋建瓴,独具匠心,抓住《左传》承袭《春秋》秉笔直书,善恶自明的“春秋笔法”,创造性地整合文本,挖掘史传文学的教学价值。课堂在“跳读经典,识春秋笔法”“细读文本,探春秋笔法”“学以致用,习春秋笔法”的主问题导引中层层推进,学生在体味文本中感悟到“简笔绘大事,辞约而事备”“记言塑形象,文简而形具”“留白立风骨,语晦而情显”的春秋笔法特征,课堂由言入文、言文结合,学生完成了由文言积累到文本品鉴再到文化理解的高阶思维。整节课思路清晰,维度分明,把文法、品鉴、探索、运用紧密关联,课堂容量大,注重课堂的生成,文本阅读与学法指引在课堂上相得益彰。

d9f466963f0f4814814a7b2267257689.jpg

涓涓细流,润物无声;细思深研,精益求精。师徒同课异构不仅是“师徒结对”教研形式的创新实践,也充分体现了教师“师傅”对教师“徒弟”榜样引领作用,为年轻教师提供了一个相互学习的机会,更凸显了我校高中语文教学集体备课、智慧融合的优良传统。“名师引领——思维碰撞——智慧融合——落实呈现——回馈课堂——反思总结”也将成为我校高中语文教研坚守、探索和创新的教研之路,让语文课堂教学如“源头活水”,充实高效,富有光彩,富有创造力。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