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教学科研>教研活动>详细内容

同课异构,聚焦思辨—— 初中语文跨地域优质课题推广联合研训活动圆满结束

来源:初中语文组 发布时间:2021/11/26 点击数: 【字体:

    2021年11月23日,广西2021年“国培计划”——钦州市初中语文骨干教师深度研修与桂林市国龙外国语学校优质课题推广联合研训活动即初中语文“生生”路径与思辨读写同课异构教研活动,在桂林市国龙外国语学校多功能报告厅举办

    本次活动由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钦州市教育局桂林市国龙外国语学校联合举办,通过老师们现场观摩学习和在线直播的方式进行




✮上午✮

活动由杨世秋老师主持,杨老师先介绍了本次活动的主题和流程,并对各方来客表示热烈欢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407d9cc0c2b743929776c38ff43ca541.jpg


e2a96b022d294950bd6575e3e0c1a203.jpg


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唐子江博士为本次活动做了简洁致辞,唐博士表示,所谓“生生”路径就是“生生”语文的实践路径,语文就是生活和生命,我们的语文教学要回归生活、回馈生命。至于怎样回归与回馈,则需要深度学习与思考,需要像国龙外国语学校杨世秋老师主持研究的关于思辨读写的课题,进行实践的思辨性阅读来达成。


7aceb9b5a906408ca2185bd783627436.jpg


国龙外国语学校李晓萍老师执教的《愚公移山》(初二2005、2007班语文A2班)一课,采用“思辨阅读”的方法,针对学生课前的阅读感想、字词质疑、文本质疑来设计教学环节。整节课围绕“这是一座什么样的山?”“愚公能移走这座山吗?”“为什么这山非移不可?”三个问题来对愚公的人物形象进行分析;通过走进历史,结合历史进程中所体现的“愚公精神”(比如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大发表的讲话《愚公移山》,徐悲鸿创作国画《愚公移山》鼓舞人民大众争取抗日最后胜利等历史事件)来探究本文寓意,将愚公精神上升到一种精神图腾,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然后由历史回归生活:“你的生活中有没有要移的山?”由此联系最近热播的电影《长津湖》,深入解读愚公精神的重要性,最后引用习近平主席的话“中国人民相信,山再高,往上攀,总能登顶;路再长,走下去,定能到达。来提出对学生成长的期待:愿你成为小愚公!堪称一场精神的洗礼!


672478d5c87a48b987a86f10e2e55156.jpg


整节课思路清晰流畅,课堂讨论热烈,注重课堂生成,问题设置极具思辨力。更重要的是,李老师对文本解读非常有深度和广度,上溯历史,下接生活,善于引导和启发学生紧扣文本深入挖掘,在思辨性阅读理解的过程中,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愚公精神”传承在了学生心中。为我们呈现了一节非常精彩而经典的思辨阅读课。


4b6d757291f041f2a10ff773c00b2449.jpg


来自钦州的国培学员苏子倩老师执教《猫》(初一2112班)一课,由猫的图片和与猫的故事导入新课,调动了学生生活体悟,并提出了一个阅读课文的问题思考:“作者养过三只猫之后为何不再养猫了呢?”在梳理了文章的主要内容之后,围绕“哪些句子表现了养猫之乐?”“哪些句子表现了失猫之痛?”“为什么说“‘我对于它的亡失,比以前的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呢?”来进行小组讨论,探讨文章的主题,并由此联系实际生活:在我们身边有没有像文中第三只猫一样被误解、遭受不公平待遇的现象?引出对学生的寄语:“生命靠生命温暖,世界靠爱心浇灌,希望我们都能懂得尊重和善待他人,善待一切生命!”


75dc7da2e08147d3a89b90122aae23f7.JPG


苏老师在课堂上非常关注学生的动向,教学过程循序渐进,让学生对敬畏生命,善待生命有了更深刻的体悟。

国龙外国语学校的彭婷老师执教《猫》(初一2111班)一课,以让学生分享自己家养的小动物开篇,然后彭老师分享了她自己养猫的经历,用视频呈现了自己与猫的故事,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引发了学生的共鸣。整节课分为“信息提取”“分析梳理”“质疑论证”“评价反思”四个板块进行教学。分析文本内容时的问题设置独具特色:“假如你是作者家的猫,请从猫的角度进行自述”“假如你是作者,说说你为什么喜欢或讨厌猫”,两个问题,一下子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角色的置换更有身临其境之感,对文本内容和情感的理解便水到渠成了。分析文章主题时非常有思辨性,延展性,由替罪羊似的第三只猫的悲剧命运,联系到经历类似第三只猫的张妈,回归对人性弱点的探讨——对势力弱小、默默无言、无反抗能力者的偏见与伤害。由此结合实际的生活体验:“你身边有没有这样一些无法申辩的‘替罪羊’?”,升华到对美好人性的呼唤:我们要善待生命,同情弱小,对缺乏正义的事,不应不闻不问,要勇敢站出来,做一个正直、有社会责任感的人。彭老师的课,立足于生活实际,深挖文本,引发了学生的共情,如同带领学生进行了一场心灵的洗礼!


fec0df6e41434a838107ee23438cf825.JPG


国培学员潘丽老师执教《愚公移山》(初二2006班)一课,由流浪地球的图片导入,讲到人类想要改造自然的愿望早已有之,从而引入到今天的课题《愚公移山》。明确本堂课的学习目标后,通过检测、纠错、做题的方式夯实字音字义和文言特殊句式等基础知识,接着潘老师紧扣问题“愚公移山”,勾连文本,带领学生分析愚公移山遇到的困难以及移山成功的原因,并分角色朗读愚公和智叟等人的话,体会人物形象特点。最后潘老师用一个问题“为什么说愚公移山这个故事能够千年传诵呢?”将同学们的思维引领到更深更广处,将愚公精神拓展延伸至抗击新冠疫情的精神等方面,并用一组气势昂扬的排比句,将愚公精神具体化,激情澎湃。潘老师上课思路清晰,善于鼓励学生,循题探文,以简驭繁,充满激情。课堂彰显文言特色,气氛活跃,同学们受益匪浅。

精彩纷呈的阅读教学课暂时告一段落。四位老师分别阐述了自己的教学构想和教学反思,专家组成员杨世秋老师、王卓玉老师、唐子江老师高屋建瓴地评析了课例,肯定了授课老师们精彩纷呈的课堂呈现,并且给出了今后阅读教学的方向性建议,希望老师在阅读教学中要注意文本细读和深度,注意体悟生命,丰富生活,引领学生从感性的体会向理性认识迈进,提升思辨读写的深度和广度,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与提升,将语文核心素养更有效地落实进语文课堂中。


✮下午✮

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是语文课堂相当重要的板块。上午,我们领略了四位老师的阅读教学,下午让我们继续在“同课异构”中探究中考作文审题和立意的方法。

国培学员利琳老师执教《中考作文审题与立意》(初三273班)一课,上课伊始,利老师亲切地询问学生:“学语文最怕什么?”同学们纷纷说出了自己的看法,利老师由学生的问题凝练出写作过程的几个环节:审题、立意、选材、布局和表达。接着课堂以“真题再现,探究方法”和“学以致用”两个板块进行,最后进行方法小结和学生练笔。在“真题再现,探究方法”环节,利老师以2020年北部湾经济区第二卷“你的眼神让我     ”为例,从“你”、“眼神”、“我”三个词进行思维的发散,提炼出审题的方法:看提示语、找关键词、找限定词。同时补题应遵循四个原则:熟悉性原则、具体化原则、新颖性原则、深刻性原则。接着,学生运用所学,自己将这一题目补充完整,并用一段话表达出来。最后,利老师布置了一个练笔,“那个画面,令我     ”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利老师态度亲切,教态大方,语言温婉,能够利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循循善诱,引导学生步步深入地联系生活思考,令在场的师生们明确了半命题作文该如何审题和立意。


bc28509e9e3543bb8c4ccce244cf1739.jpg


国龙外国语学校的唐承丽老师执教《中考作文审题与立意》(初三272班)一课,由学生写作遇到的困难“审题上,不理解题目含义;立意上,不够明确、深刻”入手,树立本课的学习目标:学会审题,准确理解题意;学会立意,做到深刻新颖。随即唐老师引导学生明确审题的要点和立意的标准。接着唐老师由命题作文的审题方法“拆、辨、析、合”开始,以“翻过那座山”为题(写一篇记叙文)为例,让学生思考“翻过”、“那座”、“山”这些词语的深层含义、隐性限制分别是什么?同学们经过认真专注的思考,由“翻过”想到挑战成功、超越、克服、渡过,由“那座”联系到心理上的疏远、害怕,只能写一件事。在唐老师一步步的启发和鼓励之下,“山”的含义也变得丰富起来:困难、心结、缺点、刻板印象、隔阂、学习上高的目标、心理上消极的暗示等,师生的对话流畅,生生对话也精彩纷呈,有学生在质疑他人的看法后,又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指出“山”的含义可以从客观和主观两方面展开思考。“是不是每一种山的含义都可以写呢?”唐老师引导学生进一步发散思维,思考文章的立意并明确立意的方法:要与个人生活经历、社会热点联系起来,善于变换角度,甚至反向思考。然后接着以“翻过那座山”为例,让学生结合自己的感悟写下中心思想。写下各自的作文立意后,同学们展示了自己的思考结果。唐老师非常敏锐的关注到同学们在选材立意方面,思维还不是很清晰。所以在“迁移运用,实战演练”环节,唐老师顺势将学生组成小组形式,以“点亮一盏灯”为例,讨论并写下审题思路和立意。讨论之后,学生能够很快地抓住“灯”和“点亮”等关键词的特点深入思考,表达自己的见解,可见唐老师的命题作文审题立意的教学有了成效。唐老师的课讲练结合,真学实干,板书清晰,动态生成,重点突出,指引在场的师生思考命题作文的审题和立意的方法和路径,体现了作文教学的思辨性。


4688a1aa7e2a4b9085183d73cb8ce6f0.JPG


按照活动安排,利老师和唐老师也分别分享了自己的备课思路、教学构思和教学反思。专家组成员杨世秋老师、方小凤老师、唐子江老师逐一对这两堂作文教学课进行点评。本着“以学定教”的原则,专家们都肯定两位老师作文教学的有效性。两位老师都关注到了学生的写作过程,也给学生搭建了写作的支架,教授了写作方面的程序性知识。无论是唐老师的先提供支架,再去实践,还是利老师的先在实践中摸索,再搭建写作支架,专家们都给予了肯定,希望老师们在今后的作文教学中,注意学生的写作困惑,增强交际写作的意识,呈现更多利于学生学习的样例,注意评分标准的落实。


3dc5a788366a4d0796c9be5321247c21.jpg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我校初中语文组与广西师大文学院主持的钦州市初中语文骨干教师深度研修班学员开展基于同课异构的联合研训活动,“生生”语文和思辨读写的实践相结合,让老师们对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有了更新更深的认识,在实践中深化了思辨读写对课堂有效性的引领意义,老师们将以此次研训活动为契机,打造更具生命活力更精彩高效的语文课堂,让语文课堂绽放生命的魅力。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