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教学科研>教师发展>详细内容

国龙老师书巧思 红楼梦里有大观——丹青妙笔著文章 国龙老师全国高考甲卷下水作文

发布时间:2022/06/12 点击数: 【字体:

2022年全国高考语文学科共有7套试卷,其中教育部教育考试院共命制全国甲卷、全国乙卷、新高考I卷、新高考II卷4套,北京、天津、浙江自主命题3套。《红楼梦》、2022年冬奥会与冬残奥会、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等纷纷入题。

卓越不止,跨越不息,是时代给我们的重任,更是我们每一个国龙人的毕生追求,追求突破与新知,追求进步与荣耀。在此,我们特邀国龙高三年级语文老师撰写下水作文,与大家分享、交流。

原题呈现 

全国甲卷 

适用范围:四川、云南、广西、贵州、西藏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红楼梦》写到“大观园试才题对额”时有一个情节,为元妃(贾元春)省亲修建的大观园竣工后,众人给园中桥上亭子的匾额题名。有人主张从欧阳修《醉翁亭记》“有亭翼然”一句中,取“翼然”二字;贾政认为“此亭压水而成”,题名“还须偏于水”,主张从“泻出于两峰之间”中拈出一个“泻”字,有人即附和题为“泻玉”;贾宝玉则觉得用“沁芳”更为新雅,贾政点头默许。“沁芳”二字,点出了花木映水的佳境,不落俗套;也契合元妃省亲之事,蕴藉含蓄,思虑周全。

以上材料中,众人给匾额题名,或直接移用,或借鉴化用,或根据情境独创,产生了不同的艺术效果。这个现象也能在更广泛的领域给人以启示,引发深入思考。请你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经验,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1. 胡斌兵

4af0f313144446dc8493b0649e08c4ed.jpg

中共党员,中学语文高级教师,教育硕士,科研处主任,广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实习基地合作导师。长期从事高中语文教学工作,有着丰富的高三毕业班教学经验,所教班级高考语文成绩名列广西前茅。在语文教学中,坚持以人为本,注重教书育人,自觉用良好的师德风范和良好的道德行为影响学生。教学理念先进,教育方法得当,深受学生、家长的好评。获得过“桂林市优秀语文教师”“桂林市优秀班主”“广西师范大学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多次被评为“广西师范大学教学质量先进个人”。

匠心独创诚可贵 移用化用又何妨


表弟:

展信佳!

你近日来信说,看到“大观园试才题对额”这一情节时,对宝玉因境独创“沁芳”二字赞不绝口,而对其他两人或直接移用,或借鉴化用的做法嗤之以鼻,认为在生活中要想获得好的效果也必须独创。我对此有些许不同的看法,在这里提出来与你探讨一下。

不可否认,宝玉因境独创题“沁芳”,确确实实让人眼前一亮,生活中的别出心裁也确能让人赞叹不已,但如果就此否定了直接移用、借鉴化用的做法,恐怕也是有失偏颇吧?毕竟,独创往往依赖以我观物、独抒性灵后的顿悟,非天才难以创造精品。古往今来,天才毕竟是凤毛麟角,而移用、化用却给资质平常却有志者指出了攀登巅峰的途径。什么事情都只想靠独创,恐怕在很长时间里都会停滞不前。我认为,在生活中只要契合实际,或直接移用,或借鉴化用,或匠心独创,都能取得颇佳的效果。

单就起名而言,直接移用而效果颇佳的不在少数。比如诸葛孔明这个“孔明”二字出自《小雅·信南山》中的“祀事孔明”契合诸葛亮做事周密完善性格;一代才女林徽音的名字见《大雅·思齐》:“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展现其美好品德;著名女作家琼瑶的笔名出自《卫风 · 木瓜》:“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取名于此,似乎一开始便定下了她创作言情小说的路向,甚有意味。

起名如此,生活中可供直接移用的也不在少数。比如经验。人生在世,阅历丰富了,经验多了,生活就会变得理性、聪明,可由于多种因素的制约,人的阅历经验是有限的,那为什么很多人的生活同样精彩?那是因为他们善于发现适合自己的成熟经验,并直接运用到生活中去,省了不必要的弯路。再如,我们现在提倡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早在孟子时期就已经提出“斧斤以时入山林”“数罟不入洿池”,对于这些放到当世也绝对适用的宝贵经验,难道我们不是直接运用吗?可见,只要适合实际,直接移用又何妨?

至于借鉴化用而成功的例子,更是常见。牛顿曾说:“如果我看得远,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上”。他正是借鉴了16世纪众多前辈探索的经验,经过自己的探索,才建立了经典力学体系,成为自然科学宝库中一颗耀眼的明珠。

个人发展如此,国家发展亦如此。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人才缺乏,单靠创新无异于“远水解不了近渴”,因而我国在各个领域充分借鉴了外国成熟的技术,并结合实际改进,迅速建立了门类齐全的工业种类,从而快速恢复了国家的经济,推动了国家的发展。如今,从高铁到航母,从北斗到天宫,我们之所以能快速占据世界领先地位,就是因为我们充分借鉴了成熟的技术并加以消化吸收。所以说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的条件下,合理地运用借鉴化用,确实能快速推动社会的发展。

当然,肯定直接移用和借鉴化用的做法,绝对不是夸大它们的作用,更不能完全依赖移用和化用,它们只是在创新不够强大情况下的有力补充。无论是个人、集体还是国家,创新才是推动发展的永恒动力。

表弟,不知不觉已谈了许多,我只是想让你明白,一味强调独创而完全忽视直接移用和借鉴化用的作用是不利于发展的。我们必须要依据不同的情况,合理的采取或移用,或借鉴,或创新的手法,让它们互相补充,这样才能在这个时代中实现更大的价值。当然,这只是我的一孔之见,不周之处请批评指正。

祝一切安好!

表哥

二零二二年六月


2. 田景堂

6eed018d26e64f61b8756b589528530e.jpg

中共党员,中学语文高级教师,教育硕士,生活处副主任。从事高中教育教学20年,以德育心,润生无声;以慧启智,激情洋溢。曾获“市优秀教师”“市优秀班主任”“市优秀德育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广西高考评卷先进个人”“高考教学质量先进个人”等称号,市高中优质课比赛一等奖,多篇教育教学论文获国家级、区级、市级奖励,并有论文在《教育》等杂志发表。


移用化用诚可贵 自我创新价更高

中国近现代绘画大师齐白石曾谆谆教诲其弟子许麟庐说:学我者生,破我者进,似我者死。以此告诫弟子:学习别人可贵,也能生存,但是只知道一味地移用化用表面的技术而不懂得思考走向独创,也只能“是别人”“像别人”,而不是突破成独特的“自我”,艺术最终会走向灭亡。《红楼梦》中,众人给大观园桥上亭子的匾额题名,有人主张直接移用欧阳修《醉翁亭记》中的“翼然”,有人主张借鉴“泻出于两峰之间”一句化用题为“泻玉”,而贾宝玉却着眼于大观园的人物情境独出心裁题名“沁芳”,为何宝玉胜出?究之在于“沁芳”点出了花木映水的佳境,契合了元妃省亲之事,与前两者相较,其意蕴无穷,实为妙哉!

如果宝玉也跟着众人移用前人之所用,大观园也只是多了一座欧阳修式的继承品而已,少了含蓄,失了情趣,没了新意。可见,文化艺术学习中,移用化用可贵,但自我创新更具价值。

移用化用可贵在继承,而自我创新价高在传承中新生,在新生中前进!文化艺术学习要想获得进步与发展,创新是必不可少的,但是,缺少了移用化用的学习继承,创新便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只有在传承中厚积,才能在厚积中实现新的创造。一代国学大师王国维曾提出著名的治学三境界。一曰: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二曰: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三曰: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细细品来,启人心智,催人奋进。但有多少青年学者知道此三境界都是其对前人诗词的厚积学习中直接移用的呢?宋代词人晏殊《鹊踏枝》有云:“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欧阳修《蝶恋花》有云:“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辛弃疾《青玉案》有云:“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虽词境不同,但王国维移用于“人生治学”实在是妙不可言,故能传颂至今。当我们吟咏王勃的《滕王阁序》时,总能陶醉在“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那绝美的画境中,彩霞自上而下,孤鹜自下而上,好似齐飞,青天碧水,天水相接,上下浑然一色。可又有多少青年学子知道天才王勃是学习化用了伟大诗人庾信《马射赋》“落花与芝盖同飞,杨柳共春旗一色”而创造了这一千古绝句的呢?

文化艺术学习如此,科学技术发明亦然。英国科学巨匠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和运动的三大定律,科学创造不可谓不丰富。可当别人问及他为什么会取得如此的成绩时,他说:“如果说我看得更远一些,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上。”虽然这只是一时谦虚之词,但细细思来,如果没有伽利略夜观星空,如果没有第谷数十年如一日研究天体的运行规律,那么牛顿想要创造出物体运行的三大定律,一定是难上加难。但是,我们学习他人学习前辈,断不能停留于“拿来主义”。现实中,中国核心“芯片”技术受制于人,惨遭“卡脖子”;粮食“种子”技术受制于人,同样惨遭“卡脖子”,探究这些现象背后的本质,不难明白:我们的科学技术在一些领域走的还是“移用化用”的功利拿来主义之路,带来的经济效益表面很可贵,实则代价却很高。我们应在学习世界先进文化科学技术的基础上突破“中国制造”,致力于“中国创造”。值得国人可喜的是,近年来中国创造了无数个大国重器,“墨子”传信、“神舟”飞天、“北斗”组网、“嫦娥”探月、“蛟龙”入海、“天眼”巡空……一系列重大科技独创闪耀世界。

《礼记•大学》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无论是青年个人还是企业科学团队,无论是我们国家还是民族,都要明确自身发展的道路,确定适合自己的发展的方向,从学习借鉴中突破。学习借鉴是可贵的,也是值得传承的;但不是轻松地走盲目移用与简单复制化用的平坦大路,而是勇敢地迈上开辟新天地的崎岖之途,让文化科学艺术焕发勃勃生机。


3. 张显仲

7e1bcebc3b884be191ace9d6660ad0c7.jpg

中共党员,中学语文一级教师,从事高中语文教学工作11年来,所带学生品学兼优,所带班级团结活泼;教学中注重师生互动,希望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走进语文世界。多次获得不同级别的“优秀教师”“优秀党员”“师徒制先进个人”等荣誉;微课、课例比赛、教学比赛等均获得过各个等级的奖励;多篇论文获得学校、桂林市、广西区、国家级等各层面的奖励;多篇论文发表,如《高中语文教学中对比阅读的尝试与思考》一文发表于2019年2月《教育观察》、《牵“题”而“洞”文》一文2020年5月发表于《语文学习》。

因境巧用,渐就高品位

“沁芳”名亭颇为新雅,展现了贾宝玉的文学品位,而这品位自不是先天的,我想这是经过了“翼然”“泄玉”两个阶段的积累。没有“翼然”的直接模仿与“泄玉”的巧妙化用,想直接有“沁芳”的雅致创新,这是不现实,故而高品位的获得需要循序渐进,应当经过移用、化用、创新三个阶段。

初触高品位,移用与化用功不可没。“翼然”“泻玉”皆取自《醉翁亭记》,“翼然”虽未偏重水,却也摹了亭貌,“泻玉”化用组合,有水之动感,二词虽未最终入选,却也合境,也为“沁芳”的出现奠定了基础。文学如此,其余领域亦然。历史上的“贞观遗风”,单从名字就可推知武则天沿袭了很多太宗的执政理念与措施;“马列主义”中国化,亦是我们根据本国实际,对“马列主义”的移用与化用;舞者胡菁,古典舞出身,转研芭蕾舞时移用和化用很多古典舞的技巧,使得她从众多芭蕾舞者中脱颖而出;“保定爱迪生”手工耿,循着前人的踪迹,把握当下现实,发明一个个解决实际问题的好工具……由此可见,无论哪个领域,移用和化用都是造就高品位的强大推进剂。

渐就高品位,创新极致绽放。“沁芳”的出现,是贾宝玉饱读诗书后结合具体情境的活学活用,这是他站在巨人肩膀上的创造。“青蒿素”正是屠呦呦带领团队从中国古籍汲取智慧后,根据疟疾的具体实际独创性的发明;“北斗”导航,中国自主研发,也正是在古代司南、指南针、GPS等导航先驱的引领下成功面世;“飞天梦”的实现、“墨子号”的升空、“蛟龙号”的入海、“港珠澳大桥”的联通……一个个中国成就的背后无不包含了中国人开拓创新的精神。“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转型就向世界昭示中国创新的决心和表现。无论是个体还是集体,无论中国还是世界,创新总是发展的强力引擎,也总是高品位的重要体现。

成就高品位,我辈青年义不容辞。所谓厚积薄发,厚积正是移用与化用的过程,有了足够的推进剂,“薄发”的到来才能水到渠成并长长久久。如果仅有移用与化用,也许就成了《红楼梦》中的詹光、单聘仁这样的蠢材,抄袭骗流量的于正、郭敬明之流;如果没有移用与化用,也许会变成《红楼梦》中的薛蟠这样的废物,而想直接拥有贾宝玉、林黛玉这样的才华,那简直是痴人说梦。移用与化用能使得我们做事更有

效率,也更有利于练就高品位。所以,青年要有责任担当,要有高品位,那么移用与化用就必不可少,而且我们须站在这些基础上开拓进取,创新未来。

我们正处于两个一百年的重要历史交汇点,我们要携手移用与化用传统,提高效率,走向高品位,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我的毕生力量。


4. 赵少荣

efe3cbc83db84d269c0002d679da0e04.jpg

中学一级教师,陕西省咸阳市人,2018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从事高中语文教学工作以来,坚持“以生为本”“问题导向”的教育教学理念,尊重学生认知水平,注重学生思维品质发展,衷于涵养学生人格品性。个人曾获年度“优秀教师”称号,教学设计曾获全国一等奖。编著有校本教材《人物品藻——三国英雄谁敌手》。

积方寸之功,创不朽之业

人的一生在不断学习、创造中前进,不同的生命阶段,求知、创新的方法和侧重点也不尽相同。就像《红楼梦》中众人给亭子的匾额题名一样,从最开始的“直接移用”,到有所改造的“化用”,再到根据情境的“独创”。个人的学习、发展,需要不断积累以至于创造;社会的发展、进步也需要经由“学习、借鉴”以至“独立创新”。

当自己的才华还撑不起雄心的时候,我们要懂得“学不可以已”的重要性。材料中有人主张从欧阳修《醉翁亭记》中撷取“翼然”二字来题名,虽非原创,但也韵味十足。文化事业的发展亦如是,中国现代美学之父朱光潜先生,耗尽毕生心血,翻译、介绍西方美学,他的著作《西方美学史》《文艺心理学》《谈美》以及译著《美学》《拉奥孔》《柏拉图文艺对话录》等作品,在中国美学学科发展道路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们学习他人的长处,是为了“为我所用、自我发展”,这样的求知态度是我们应该长久保持的,而这种求知的态度更是我们发展、进步的基石。

人要向前发展,就要懂得适时地突破,在学习、借鉴他人经验的基础上,开发出自己的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提升自我。正如材料中,贾政提出的题名“还须偏于水”的思考。毛泽东《沁园春﹒长沙》句“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化用自杜甫《秋兴八首》之句“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衣马自轻肥。”毛主席并没有拘泥于杜甫原句的稍显“感伤、哀矜”的情感,而是高度自信,尽显少年英姿飒爽、壮志凌云之姿态,给人以精神上的振奋。再如中国第一艘航母“辽宁舰”,正是借鉴了苏联的科技知识,理性地“拿来”,为我所用,得以让中国的军事实力大为提升。这些都是“化用”的成功事例,也启迪我们要懂得合理地“借鉴、化用”。

在这个知识产权日益被重视的国际社会,我们要更好地立足,就必须不断“创造”出自己的精品,用自己的知识能力赢得他人尊重、维护自己的声誉地位。材料中贾宝玉独出心裁地用“沁芳”二字命名,意趣高妙,耐人寻味。贾宝玉的“根据情境独创”启示我们,“创新”才是生生不息的发展动力。中国被称为“制造大国”,但是在科技领域,一些核心技术的利用,我们受到外国极大的牵制。要想自我突围,就必须想办法从“中国制造”(Made in China)走向“中国创造”(Made by China)。华为企业就是这样的优秀典范,“鸿蒙”系统的研发、“5G”技术的推广,这些都是“创新”在助推发展。

无论是个体,还是国家,我们在前进的道路上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但我们可以做到“积跬步以至千里”,“辩证扬弃”以为我所用,“求知创新”以发奋自强。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