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兵法
班主任兵法 一、引言 自从当了教师,就免不了与学生打交道。事实上,学生工作是教师最重要的工作。一个教师,如果连学生都搞不定,这个教师基本不能算是成功的。可是,随着时
班主任兵法
一、引言 自从当了教师,就免不了与学生打交道。事实上,学生工作是教师最重要的工作。一个教师,如果连学生都搞不定,这个教师基本不能算是成功的。可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的学生,的确是越来越难搞定了。 新教师接一个新班的时候,由于大家都不熟悉,所以最初的一段时间基本是相安无事的。通常情况之下,双方都会相互地试探一下。学生有时会有两三个人率先发难,出一些难题让教师解决,如果教师显示出强大实力的话,学生们自然收敛起虚浮,认真对待教师;若是教师被试探出来“营寨空虚”,那么学生不久便会大举进攻,教师很可能一时抵挡不住,迅速败下阵来。 有些教师会选择先下手为强,所谓“两强相遇勇者胜”,如果接手的新班调皮捣蛋的学生比较多,他们会在遭遇战中,振作精神,给学生一个下马威。一些临时代课的教师,通常会做这种选择。不管三七二十一,先劈上三板斧再说,等到学生探明虚实,早已得胜回营,圆满完成代课任务了。 还有一些老师则根本不给学生接近的机会,冷若冰霜,从不跟学生拉家常,上完课就走,若有学生溺战,高悬免战牌,不与学生正面接触,不找学生谈心,不暴露自己真实想法,总之,不跟你战斗。你若不守纪律,我不与你交锋,回马便走,你若追上来,旁边自有班主任出来接住与你厮杀。对于一些副科老师来说,这是一种常用策略。 一个班级教的时间长了,师生双方知根知底了,便进入了持久战。有时候教师运气好,会碰到一个比较“弱”一些的班级,学生天生老实的居多,战斗力太差,教师不费什么力气便全部拿下。学生被拿下之后也没有“造反”的念头,学习成绩不一定好,班级工作也不一定突出,然而很稳定,不会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发生,教师很省力。遗憾的是,从目前的趋势看,这样的班级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可能有人会问了,在你眼里,师生就是对立面,动不动就交战,你的教育观有问题。我说你错了,教师与学生天生就不是同一战壕里的人。教师与学生之间永远存在着控制与反控制、斗争与反斗争的问题。其实本文探讨的就是教师如何在与学生的交往中做得更高明的问题。学生不是教师,教师也不是学生,把学生看作是对手,其实是充分尊重学生的表现。在我们现实生活中,那些不重视学生而载在学生手里的教师可太多了! 禅里面有一个经典的公案叫做《他不是我》,故事是这样的: 宋朝时,两位日本僧人道元与明全结伴,渡海来中国留学。他们落脚在天童山景德寺参禅修行,孜孜不倦地求悟禅法。 一个大热天,午饭后,道元前往延寿堂探望因病静养的明全。当他经过东廊来到佛殿之前时,看见一位老和尚,背驼如弓,眉白如雪,一手撑着拐杖,一手将香菇一颗颗地排在地砖上。僧人们都知道,寺院里需要食用大量香菇,必须趁着暑天烈日晒干,以便储存备用。 道元禅师认识这位老和尚,他是寺院里负责膳食炊事的“典座”。道元看到尽管骄阳当空,老和尚却没带斗笠,全身汗水淋淋的专心工作着,不由得停住了脚步。赤日炎炎,热浪逼人,连廊荫下的道元都受不了,何况酷日下的古稀老人呢?年轻的留学僧顿生怜悯之心,于是趋前探问: “请问老师父今年贵庚?” 老和尚稍微直直腰,答道: “老衲今年68岁。” 道元关切地说: “老师父年岁已高,这种工作就让院里其他僧人来做吧。” 哪知典座头也不抬,严肃地回答: “他不是我。” “他”当然是“他人”,而不是我,此话的意思显然是指他人的修业并不能代替自己的修业,他人的体验代替不了自己的体验。原来老和尚把“晒香菇”也看作是参禅的功课呢。道元在那电光火石之间醍醐灌顶,豁然开朗,苦苦思索多年的禅法一下子明了了。 他不是我,绝妙的禅机。所以说,你不是学生,学生也不是你,学生永远不能了解教师们的真实的生活,教师也永远无法真正走入学生的心灵世界。除非我们可以互换角色,亲自去对方的世界体验一番。而这个要等新的科学技术发展了再说。教师和学生永远是属于两大阵营。教师如果对这一点没有清醒的认识,是一定要吃亏的。只不过高明的老师会尽量缩短这两个阵营的距离,求同存异,大家为了同一个目标而共同奋斗;不高明的老师会使这两个阵营完全对立,极端者甚至势同水火,互不相容。 了解了教师和学生永远属于两大阵营,我相信我们的教师就不会犯以下两大错误。 第一个错误,让学生来做师生冲突的评判者。有一些不高明的教师,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与学生当众发生冲突,事情搞得很大。事情的起因肯定是学生先不好,但是教师在情绪失控时也有不当言辞,若这名教师幻想在场的其他学生支持你共同讨伐那名犯错的学生,我劝他还是趁早收起这个念头。因为无数的事实表明:学生总是帮学生的。即使犯错的学生再不好,教师只要有一丁点儿不好的地方,他也会受攻击。因此,切记不要与学生当众发生冲突,冲突一旦发生,教师肯定陷入被动。此外,也最好不要当众骂个别学生,当众罚个别学生,原理同上。至于杀鸡儆猴的事情,做的时候也要尤其谨慎,不要自己有什么把柄让学生捉住。 第二个错误,在师生冲突中帮助学生。校园里常常会有意外的事情发生,有时候你教的学生与别的教师发生冲突了,学生拉你去帮忙,或者在你面前哭诉。通常这种情形中的教师都是不对的,或者教师在事情的过程中有过分的言行。此时,你一定要头脑冷静,可不能帮学生去出头,否则,你就是丧失了立场。几个月之后,人家师生言归于好了,你算什么?就算没有言归于好,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学生毕业之后,你和人家教师抬头不见低头见,到那时,就是仇人见面,分外眼红了!你说你算怎么回事?还有一些教师,和其他教师有矛盾,竟然发动学生或者家长去告那位教师的状,这是典型的采取了下下之策还自以为得计的行为,这样的教师,基本上都是要自吞苦果的。所以,任何时候都不要站错立场。 各位,如果还有哪位认为教师与学生不是两大阵营,竟可以私下与我探讨,鄙人十分愿意与您继续探讨这个问题。孔子教导我们: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嘛。呵呵。 闲话休说。现在无论哪位老师去接哪个班级,没有两把刷子通常是应付不下来的。运气不好者碰到一个棘手的班级,三下五除二便败下阵来。前几年,有关学校生活的日剧与港片很多,大都是讲学生怎么戏弄教师的,教师形象被极度丑化。学生最后通常是被一个临时教师或代课教师摆平的,而这个临时教师一般都没有教师资格,甚至还有可能是流氓出身,经过一番惊涛骇浪,也就是教师与学生斗智斗勇,教师智勇双全,将所有调皮学生一一收入账下,最终大功告成!这种片子极受学生欢迎,但是,不幸的是,剧中大多数的教师,都是以一种很愚蠢的形象出现的,不管是对学生严格的教师,还是对学生宽松的教师。尤其是教导,教导最坏了,好像所有的学生都非常恨教导。我有时在想,教师是教学生知识的,怎么说也是知识的化身吧,怎么就成了“蠢”的代言人了?归根结底,是在与学生的交往中,教师并没有展示出自己“智”的那一面。 学生最佩服的教师是什么类型的?让学生服气可以依靠做事公正,让学生佩服只能依靠教师的智慧了。师生是分属不同阵营的,教师在与学生的“交战”之中,如果能够智胜一筹,以智取胜,学生会甘愿做你的“手下败将”的!既然要以智取胜,我们就不能不依靠军事思想,军事思想中有大智慧啊! (责任编辑:庾志华) |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